1、14岁是民事行为能力人吗
14岁的未成年人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而是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据国内《民法典》的明确规定:
1.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没办法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2.十六周岁以上,且以我们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则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推行民事法律行为。
对于14岁的未成年人而言,他们既不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也未达到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规范,因此被归类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有效吗
法律快车提醒,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推行的民事行为并不是全部无效。
1.其推行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和与其年龄、智商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有效的。比如,同意别人的赠与或购买与其年龄、智商水平相符的产品等。
2.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会依据实质状况判断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推行的民事法律行为是不是有效,主要考察该行为是不是是纯获利益或与其年龄、智商相适应。
3.假如不是这两类状况,则该行为可能被视为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法定代理人赞同或追认后才有效。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协议有效吗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并不是全部有效,而是需要依据具体状况进行判断。
1.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协议有效吗”的问题,直接回答:除纯获利益的合同和与其年龄、智商、精神健康情况相适应的合同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其他合同均为效力待定的合同。
2.假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超出了其能力范围,那样该合同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赞同或追认后才具备法律效力。
3.假如法定代理人未在规定时间内作出表示,则视为拒绝追认,该合同无效。因此,在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合同时,应特别注意其法定代理人的建议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