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退休工龄薪资新规定
1、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正式员工,其工龄津贴标准由现行的每工作一年0.5元调整为1元。工龄津贴按本人实质工龄计发。
2、已达到国家规定的离退休年龄没有办理离退休手续的职员,是根据干部管理权限批准继续工作的,可以按实质工龄计发工龄津贴;其余均按本人达到国家规定离退休年龄时的工龄计发工龄津贴。
3、相应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休、退休职员的待遇,具体方法是:对参加了1985年薪资规范改革的,按本人离退休前的实质工龄和调整后的规范计算原工龄津贴数额,纳入离退休费基数。对未参加1985年薪资规范改革的,按本人离退休前的实质工龄和每工作一年1元的规范增加离退休费基数。
4、计发工龄津贴,仍按国家规定实行。如遇有涉及工龄计算的问题,任何区域和部门不能擅自更改国家统一规定的工龄计算方法。对个别特殊问题,将来统一研究处置。
5、调整工龄津贴标准和提升离退休职员待遇所需经费,按现行资金开支途径解决,由财政开支的按现行财政体制,分别由中央和地方财政负担。
2、退休工龄怎么样计算
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比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假如职工被错误处置,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置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置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历程中,一般非本人主观缘由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员工,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3、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合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合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合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与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
3、计算连续工龄的原则规定
1.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动工作、安排下岗者,调动、下岗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2.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派国内外学习者,其学习期间与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3.因企业停工歇业或者破产,职工经企业管理机关调派到其他企业工作者,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4.企业经出售、改组或者合并,原有职工仍留企业工作者,其出售、改组或者合并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5.职工在疾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者,连续计算为本企业工龄;超越6个月病愈后,仍回原企业工作者,除超越6个月的期间不算工龄以外,其前后工龄应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6.因工负伤或者职业病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应全部计算为连续工龄
7.转入企业工作前的专门从事革命工作的工作年限和革命军人的军龄,均作连续工龄计算
8.学徒在本企业学习期间,应作本企业工龄计算,临时工、试用职员转为正式职工时,其本企业工龄,应自最后一次进入该企业工作之日算起。
9.原分配在国营农场,垦殖场当职工的常识年轻人及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国家统一组织下乡插队的城镇常识年轻人,在他们按政策离开农村、垦殖场或农村回城镇参加工作将来,其在农场、垦殖场或农村参加劳动的时间,可以与参加工作后的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10.归国华侨职工,从进入本企业工作之日起计算连续工龄。归侨职工在海外从事革命工作,确因工作需要调回国内或受迫害回国的,如有靠谱证明,报经中侨委审核属实者,其在海外参加革命的工作时间,可计算为连续工龄。
4、退休工龄多少年一个档次
1、关于退休工龄档次的说法,并没真实的政策划分具体的档次,目前流传较广的是退休工龄根据缴纳社会保险基金的年限来算的。
2、一般工龄档次分为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及35年以上六个档次,档次越高,说明缴纳社会保险基金年限越长,养老金金额越高。
3、一般而言,退休工人的薪资包含了个人账户薪资,基础薪资,过渡性薪资和补贴四部分,假如投保级数越高,工龄越长,退休薪资就越高。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方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别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别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未经授权,不能转载本站原创内容,不然将追究法律责任,日前有不法分子紧急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